
繼上次的宜蘭小花徑咖啡廳,妮仔這次又尋覓了一間火車會不定時從眼前呼嘯過的咖啡廳。
地點選得太好了!火車與咖啡,這樣的組合簡直令我目眩神迷。
希望有朝一日能完整收集全台的火車咖啡廳,促成一個【妮仔向火車而行的特輯】。



哇~~身為火車迷,舉凡火車經過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令我著迷的風景。
這天,前往金瓜石的途中,在地圖上偶然瞧見一間吸引我目光的咖啡廳,吵著尼尼一定要帶我去看看。
『與路咖啡』,佇立在平溪線上一個近乎與世隔絕的車站旁。



大華車站是一座無人服務的火車小站,為因應「大華煤礦」側線的設立與附近居民的需求而設立,自1956年設站,靜立於此,成為了平溪線上的第一個車站。
平時乘客三三兩兩,是平溪線上最渺無人煙的一站。
大華車站是許多遊客到訪「大華壺穴景觀」、「幼坑步道」、「十分瀑布」等景點會行經的一站,也是許多愛好健行及登山的旅人從三貂嶺健行回到平地欲返家的轉運站。
2019年,大華車站因為有了與路咖啡的出現,假日時讓這座寂靜的小站多了許多人聲的相伴。
這是我第一次拜訪大華車站,去過平溪、十分、三貂嶺和菁桐,對大華卻是全然的陌生,很高興這天認識了這座可愛又安靜的火車小站,並第一眼就愛上這片群山的綠意。



不做作的老宅擺設,不為了譁眾取寵改變自己的樣貌,選擇保留原始的自然狀態,給人平凡自在的感覺,大概是所有都市人皆嚮往的一片風景。
開放式的空間,沒有門外與門內的分別,每位客人都能各自在座位上欣賞到火車。
與路咖啡沒有門,沒有冷氣,沒有音樂。
無,是沒有,也是富有。
Less is more.
心靈的富足遠超越物質上的。
或許這是與路咖啡想傳遞給旅人們的樸實意象與生活風格。


一入坐,點完餐,尼尼已經幫我查好火車進站的時間了,他知道我很喜歡看火車(甜笑~)
這天挑了一個擁有獨立空間的座位,妮仔是一個很孤僻的人,很喜歡獨處,非常享受自己的空間,就連外出用餐也喜歡選擇不被打擾的角落。
特別鍾意這個靠窗的位子,面山的一扇米白色老窗,兩個人的座位,肩並肩的距離,剛剛好的空間。
這天的平溪,晴空萬里,才沒幾步路的腳程,前額就滲出細小的汗珠。
踏進門發現沒有冷氣也不沮喪,能遠離都市的日子,身心都感到格外放鬆,就讓心靜自然涼吧!
邊冒著汗邊這麼想著,倏地,微風不斷迎來,彷彿替我們送上來自山林最涼快的氣息,背後的汗珠瞬間全止住了。
(怕熱人類大推這個位子啊!被這陣陣沁涼的微風徹底收服,欲罷不能。)


菜單就寫在鑲在牆上的兩扇老窗,除了飲品外還有幾樣手作甜點和簡易的三明治輕食。
糙米茶和啤酒是兩款菜單中讓我感覺最「與路」的飲品,有種能飲出老宅靈魂的錯覺。
菜單上大部分的價位都頗平易近人,拿鐵以容量而言倒是稍高了些。




一杯冰拿鐵、一杯糙米茶、一塊布朗尼、一個奶酪,和一份起司蛋三明治,成了我們這天的第一餐。
拿鐵真的太小杯了呀~~~拿鐵成成癮的我,沒點個兩杯是完全喝不夠的!
.
圖二那杯裝在白色馬克杯的就是糙米茶本人,僅限熱飲。
老闆說裡面杯子裡那米是大火炒過的,鼻子湊去一聞,果真,炒過的米香是藏不住的誘人。
溫溫熱熱的一口順著喉嚨直抵胃部,一股暖流流經,太舒服了。
平時總愛點冰紅茶的尼,今天點了這樣出其不意的一杯,算是驚喜的收穫。
.
其餘餐點類皆吃得出手作的味道,味道有在一定水平線上,雖算不上精緻,卻是家常的親切滋味。



對火車迷而言,與路咖啡是很值得到訪的一間,能一邊品嚐冰涼的拿鐵,一邊等待火車進站,那既興奮又期待的心情,我想只有火車迷會懂吧。
因大華車站為小站,想一賭火車風采請查詢火車時刻表,妮仔當天在與路待了一小時,幸運地捕捉到三個班次的火車,心滿意足。
推薦給週末想暫離塵囂的都市男女,不妨到此來場遺世獨立的森林下午茶之旅吧。
怕熱、怕餓的人可以用完午餐後再到訪,在陽光剛剛好的午後享受最不一樣的的咖啡廳時光。

我與店狗一路的合影,我也好想要他黝黑發亮的膚色噢~(疫情期間不要碰觸他喔~)





8月28日星期六,真是個好日子。
這天是我和尼尼的七週年紀念日,在火車、鐵道與森林的相伴下,一切都顯得太浪漫了。
我愛我,我愛你。

